2012-04-26

台東原住民活動-蘭嶼2011大船拜訪號下水祭典

挑戰打造百年來第一艘十八槳大型拼板舟「si mangavang 拜訪號」的壯舉,從2010年12月底開始醞釀,自2011年初開始造舟作業,終於在老、中、青三代十八人造船工團專注且謹慎的執行造船下完成,長11公尺零8公分,高2公尺82公分,是蘭嶼百年來最大的一艘拼板舟。



2011年6月25日在蘭嶼舉辦盛大的傳統下水典禮,進行堆芋、迎賓,祈求平安、豐收,接著由船主及青年們穿著丁字褲,在大船四周進行「蠻阿威」驅逐惡靈的儀式,發出「嗚」、「哦」吆喝聲,雙手握拳,不斷畫圈晃動,雙眼睜大怒視,嚇阻邪靈惡鬼,不得接近新船,直到新船下水,在海上划行,整個大船下水典禮才算圓滿達成。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4-21

台東原住民影音新聞-就服員記者保羅-卡拿崙部落產業報導




台東原住民影音新聞-就服員記者保羅-卡拿崙部落經濟產業報導



絲瑪寧的故鄉~在台東縣的太麻里地區溪流出海口,每年夏天,當地的部落族人會到海邊以傳統工具撈捕魚苗,一般是一種稱為「日本秃頭鯊」的洄游性淡水魚的幼魚,這種又稱為和尚魚的魚苗在由海邊要上溯至溪流時被捕獲。

日本秃頭鯊的卵在海中孵化後,漂流成長約半年即會上溯至河川,這時也是撈魚苗的漁民捕捉的時期,當倖存的魚苗進入河流中成長繁衍時,生活壽命可達十年 ,每日再漸漸往上游緩慢前進,也變成底棲的習性。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4-19

台東原住民文化-樂舞演出團隊-台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



台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創立於1991年,創辦人是卑南族的林清美(族名akawyan)老師,經過團員們多年來的努力,他們已經代表台東到全國各地,完成了無數場的精彩表演,並曾受邀到許多國家演出,可以說是樂舞界的「台東之光」。



林清美說,她在多年前,已經看到台灣原住民同胞,雖然個個身懷藝術表演天份,但是原住民優良傳統文化卻已日漸消失。因此,她此集合志同道合的鄉親,招募願意學習的青年學生開闢訓練營,期望為家鄉的傳統特色文化,保留下人文精隨,並持續發揚光大。



為了傳承台灣原住民優良傳統文化,及展現歌舞藝術表演才藝。目前,舞團生活以「部落形態」為基礎,讓每位團員在舞團的生活,就像在部落生活習慣一樣,舞團表演型態則分為「廣場式」~以動員部落作節慶文化之大型展演方式、「舞台式」~是展演各族傳統歌舞及創作改編之歌舞節目、「融合式」~結合國內外敲擊樂(森巴、非洲鼓)作現代與傳統之結合演出。


高山舞集執行長 洪慶城(林清美之子)說,經營高山舞集服務團是項艱鉅任務,雖然部落裡所有的家族,一直以來依然陪伴、扶持至今,但最重要還是要有公部門的協助支援,才有更大力量與現實經濟環境一起同步提升,讓文化傳承可以薪火相傳,且創造出實質的經濟產能,創造提供部落文化永續發展的資源。 他們的表演舞曲,包含了阿美、卑南、排灣...等台東各族群的傳統歌舞,也創作了融合台東7族的迎賓舞曲,更將原住民特色結合森巴鼓的演出呈現。

目前高山舞集在五星級的台東娜路彎大酒店每天晚間有常態性的演出,將台東原住民舞蹈之美,呈現給更多外地觀光客。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4-18

台東原住民旅遊-卡地布部落-知本原味天主堂


台東原住民旅遊-卡地布部落-知本原味天主堂



1954年6月, 龔岱恩神父受任對知本卑南族宣教,並租下一間茅草屋開始傳道,當時的地點,就是現在的公路進入知本天主堂的入口。以後,就買下了現在幼稚園的 部份,興建了第一座教堂,定名為「聖母無染原罪堂」。



1972年 ,卑南族人曾建次神父加入了神職的行列,才由曾神父繼任。曾神父 (現為花蓮教區輔理主教) 在知本堂區期間,將原來西式的教堂,賦予卑南族的生命力,他動員族人,到溪邊撿、運石頭,協力將教堂柱石砌成原住民風格,用傳統木雕、刺繡、乾燥穀物、卑 南族圖騰,將教堂空間卑南化與藝術化,連信徒座椅,也雕塑成傳統人形,讓人走入教堂,就充滿著卑南情的溫馨。



知本天主堂整體環境景觀,散發濃厚的原住民文化氣息,入門口的圍牆上還將卑南族石生、竹生起源的傳說故事,以石板的壁畫呈現,因此成為遠近馳名的知性旅遊景點。


到知本溫泉泡美人湯、吃羊肉爐,別忘了繞道原味的天主堂看看,融入了在地文化的信仰應該更能保佑族人吧。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4-17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卡地布部落.卑南族原住民祖先發祥地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卡地布部落.卑南族原住民祖先發祥地

台東縣太麻里鄉三和村三和國小南方約200公尺處,路邊有著茂盛竹林的山坡旁就是原住民卑南族祖先發祥地,母語稱此為PanaPanaYan  巴那巴那樣 」或稱 「RuvuHAn 路發岸」。




卑南族的起源傳說,可分為「石生」和「竹生」兩大系統,知本、建和、利嘉等部落相信
「石生」的傳說,相傳在遠古時代天地間發生了大地震和火山大爆發,只幸存了五位兄妹,因為天地昏暗,就把大哥和大姐送上天變成太陽與月亮,輪流照亮大地,其餘三人一男二女乘坐米臼,漂流到了今台東太麻里鄉美和海岸附近的山坡地,在這裡繁延子孫。知本村、建和村的卑南族人還在此地立了一塊發祥地的紀念碑,並有石棚祭祀著三位先祖的名字。





拜訪卡地布部落一定要先來到卑南族祖先發祥地打招呼,不論你有什麼宗教信仰,以尊重的心來認識不同的文化,聽聽不同族群的起源傳說,這就是部落旅遊的獨特之處。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4-15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卡地布部落-少年會所

↑ 少年會所,女性與小孩請勿進入

少年會所,卑南族母語稱呼「達古範古範  Takuvakuvan」,為戰鬥培養期,男子約12歲左右進 駐少年會所,以猴祭之抓猴,射猴及競技訓練,來培養少年獵敵首的膽識與戰鬥技能,平時則傳承文化及灌輸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念。

↑ 卑南文化公園 少年會所落成

少年會所是卑南少年的「學校」,女和小孩子不准進入。少年會所分為六個階段,屬於學長制,逐層管理下一級的孩子,而由第六年級的「瑪拉達萬 Malatawan(456年級均屬之),統籌整個會所。

↑ 卡地布部落的達古範,少年會所


在第一、二年級時,有試膽的訓練,由長老或學長們派員至墳墓或陰森恐怖之地取回事先放置的信物,如果無法達成任務,必須接受所有「瑪拉達萬」的鞭笞,嚴格之情景可以想像。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卡地布部落-巴拉冠

卑南族母語稱呼的「巴拉冠 palakuwan」,就是男子青年會所。



卑南族的男子到了15歲就要從少年會所達古範古範 Takuvakuvan」進駐巴拉冠,接受嚴苛的斯巴達式教育訓練,年齡階級低者必須絕對服從年齡階級高者,對於命令不得提出異議.平時青少年擔任雜役,青年們則接受戰鬥武士的嚴格訓練,才能隨時參與戰爭及保衛家園。




部落的家事、農事都由女性負責,男子在巴拉冠接受完整訓練及考驗,包含狩獵、征戰、服務、服勞役等,經過4~5個階級受訓完成的男子稱為「萬沙浪」,才能算是一個成年男子,也才有成家立業的資格。




因為巴拉冠是培養青年守護部落能力的重要場所,一旁有瞭望台、入門口掛著創意新造型的警示鐘和傳統的臀鈴,內部有住宿的舖位和升火的地方,禁止女性和小孩進入,請遊客也別擅闖!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