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7

台東原住民文化活動-Suming『阿米斯Amis』誇越語言隔閡的音樂夢想談唱會

【談唱會活動】Suming『阿米斯Amis』誇越語言隔閡的音樂夢想談唱會


這次suming會到各級大專院校跟高中去跟大家談音樂、文化、夢想,還會談到這次新專輯的概念及活動,並且還有表演喔。

【談唱會因故取消及增加場次訊息】新竹清華大學/金山高中/台北陽明高中
【取消場次】台中逢甲大學
【增加場次】台東高中/台東高商/蘭嶼高中
新增加場次:5/16(三)台東高中 5/30(三)台東高商、蘭嶼高中

詳細時間跟地點連結:http://johnsuming.com/schedule.html (小恩)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5-06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 - 藍寶石的故鄉 - 都蘭部落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 - 藍寶石的故鄉 - 都蘭部落


「都蘭」地名的由來,為阿美族語「a’tolan」發音,譯意為「堆石」、「砌石為牆」之意(也有地震之意),都蘭地區多石,早期定居於此的阿美族人為闢地耕作,常將挖掘的石頭砌在田地一隅,後來因發音的緣故演變成今日「都蘭」一名。


都蘭位於海岸山脈南段,倚靠都蘭山,面向浩瀚蔚藍的太平洋,由於都蘭的開發甚早,使得都蘭除擁有相當豐富的山海自然景觀風貌外,也具特有的人文內涵。


在臺灣已很難再找到這麼一處,能像都蘭這般地擁有陸地、海洋、森林、田野及人文等如此全方位的居住生活環境;且要動可動、要靜可靜;老少咸宜的旅遊勝地。也就是都蘭地區可提供旅客從事登山、風景攬勝、海上活動、農場、生態及文化體驗等等的遊憩環境。


都蘭部落值得您到此一遊,都蘭的「美」會讓可愛的您多看一眼,快樂的部落會讓您捨不得走!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5-05

台東原住民文化-樂舞演出團隊-杵音文化藝術團

杵音文化藝術團於1997年成立,『杵』象徵動力來源,是原住民生命的泉源,取其不忘本之意、『杵音』則象徵原住民內心欲表達的世界,使各族群透過歌舞文化的傳遞,達到互相了解、欣賞的目的。以『杵音』自許,期望透過最原始和最純真的演出,讓原住民傳統歌舞文化能不斷地延續傳承下去。



杵音的團員組成分為青年團和老人團,主要負責對外展演的是青年團。老人團的成員以馬蘭阿美族為主,青年團則是臺東縣內的國、高中生為主,團員平均維持在30人左右,最多時可達到70人。


鑑於東臺灣原住民族群其文化及傳說故事之豐富性,同時臺東縣也是擁有多元族群的縣市,在法訂的 14 族中,臺東縣就佔了 7 族,由於每一個族群都有知的權利,為了呈現不同的文化,每隔一年,杵音便會換一個族群的文化故事,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知道不同的文化之美。

該團演出構想以阿美族與卑南族歌舞為主,文化表現為經,而以達悟、排灣、魯凱、布農族文化為緯,將臺灣東部深層優美的文化特質,呈現於觀眾的面前;演出舞碼則以結合部落意識為主,舞碼的呈現也偏重各族群的代表故事,以發展部落傳統藝術。


杵音文化藝術團因而結合東部一群中生代的原住民青年,希望藉由彼此間的自發學習,將急遽式微的原住民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並藉由文化團體的形式,提供更多的研習及表演空間,以落實藝術薪傳的工作。



杵音文化藝術團曾應邀赴美國參加「威斯康辛州」亞洲文化節、辛辛那提市七國姐妹市文化交流演出,更破天荒成為第一個於美國大聯盟職棒比賽擔任開場表演的臺灣隊伍。南島文化交流部份曾應邀赴紐西蘭毛利族傳統表演藝術節演出,成為毛利文化節邀請的四個國外表演團隊之一;還曾經前往墨西哥參加第六屆札卡特卡國際民俗藝術節文化邀請演出,將阿美族的天籟傳唱至國際,傳遞臺灣原住民力與美的生命活力。


杵音文化藝術團迄今應邀參加多次國內外的展演,如代表臺灣參加紐西蘭表演藝術節,國內的節慶更是隨時可見到他們的蹤影,除了在大型節慶活動的表演,杵音也義務的去參與許多公益活動,如臺東阿尼色弗之家、臺東馬蘭榮家以及世界展望會飢餓三十的義演。對於參與這些公益性及非公益性的展演,讓青年團員認識到不同文化的美,也讓他們知道推廣原住民文化的重要。



年輕一代的原住民藉由參與這樣的原住民文化藝術團了解到自身豐富的文化,讓其他族群認識到原住民文化,並且重新找回身為原住民族的驕傲,找回屬於過去的榮耀,強化了對自身族群的認同。



對於原住民族來說不只是那在舞台上的短短數十分鐘的展演時間,它所產生的力量除了展現在歌舞的肢體動作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現今的原住民族知道自己是誰,讓更多的年輕一輩的原住民不再急著往外跑,遠離自己的土地,相反的,它讓這些年輕一輩的原住民族願意回部落,願意坐下來傾聽部落的老人家講述關於部落的口傳故事,講述曾經遺失,但現在正逐漸回來的美好,在具娛樂性質的歌舞詠調背後所產生出的效能對於原住民族來說是非常巨大的。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5-04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紅葉少棒原鄉-延平布農射耳祭

紅葉少棒原鄉-延平布農射耳祭歡迎您
台東延平鄉一年一度布農族射耳祭將在5/12()熱鬧登場!布農族承襲悠久的獵人文化,以往布農族勇士會帶領兒童射鹿耳練習,而射耳祭的精神在於祈求新的一年也能豐收,平時內斂的布農族在此時,才會一展上天眷顧的好歌喉



傳統射耳祭包含狩獵前的祭槍祈福、慶小米豐收的八部合音、狩獵後獵人展示成果的報戰功、和懷抱感恩而開心吟唱的飲酒歌。今年延平鄉張開友誼的雙手,歡迎全台朋友們來紅葉少棒原鄉!鄉公所特別安排在地導覽員現場解說,拉近民眾和布農文化的距離,在祭儀場地旁,也有一系列傳統技藝體驗,十分精采豐富。



免費巴士遊延平,深入布農文化
今年為了讓來訪民眾深度體驗布農文化,延平鄉公所首度安排5/11()5/12()一連兩天由在地專人導覽的「延平緣‧布農情觀光巴士」讓民眾免費搭乘,上午10點及下午130分從射耳祭場地(永康國小)發車,帶領大家認識延平鄉各村的風貌!



布農耆老傳授生活智慧
民眾不但可免費搭乘巴士遊延平,鄉公所更特別準備一系列「布農文化教室」及「布農傳統技藝」體驗活動,邀請在地耆老們帶領大小朋友們認識布農族特有文化及親身參與傳統射箭、鋸木、打陀螺、搗麻糬、手工藝DIY等活動,傳承布農族射耳祭儀式及傳統祭儀植物等豐富知識,讓人認識傳統布農的生活智慧。



多汁水蜜桃超值禮盒
此次祭典除了有趣的體驗項目,延平鄉也開放當季新鮮水蜜桃採購,欲參加射耳祭體驗活動的民眾,在報名期間5/9()前繳交500元報名費,可在射耳祭會場兌換在地栽種水蜜桃禮盒一份及當地特色小禮物(總價值超過500),現場好玩又好吃,歡迎全台民眾共襄盛舉!



2012布農印象攝影大賽開跑!
在感受布農文化的同時,透過攝影,捕捉到的布農傳統價值及自然風光十分可貴,延平鄉邀請參與民眾踴躍投稿2012布農印象攝影大賽,詳情請上延平鄉公所官網查詢。

相關網站:
延平鄉公所 http://www.ttypg.gov.tw/
新聞連絡人:
延平鄉公所民政課 王雅欣 089-561-285 / ibu1126@yahoo.com.tw

2012-05-03

台東原住民活動-2012樂舞文創在知本

臺東縣「2012樂舞、文創活動」系列,5月4日在卑南鄉溫泉村辦理,此次系列活動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台東縣府文化處承辦,因應莫拉克風災地區民眾,增進文化教學之創新能力,進而提升文化教育素養及參與度。



文創DIY製作設5個攤位,免費提供材料費及教學。5月4日(五)下午2點在溫泉村忠義堂舉行,內容有手工肥皂DIY,聘請本縣吳怡萍老師指導、傳統手機袋DIY,聘請本縣林賢華老師指導、手染手巾筆袋DIY,聘請本縣陳進忠老師指導、奶油黏土甜品杯吊飾DIY,聘請本縣吳明珠老師指導、拼貼零錢包DIY,聘請本縣吳泫伶老師指導。



當天晚上6點30分播放風災影片,7點正由台東縣水精靈民族舞蹈團、杵音文化藝術團、天空舞集、舞工坊、台東新日本舞踊舞蹈團、野風舞形舞蹈劇團、舞夢砂城國際民俗舞蹈團、台灣高山舞集文化藝術服務團、翁莉莉舞蹈團、臺東大學東舞社、歐!嗨洋舞蹈12.SURVIVE、舞動人生舞蹈社、悅舞兒童舞蹈團、.久舞零嘻哈文化推廣團隊、西拉寧阿法文化藝術團、梯梯塔表演坊、原聲音樂工作室等18個團隊擔綱演出。

台東原住民部落旅遊.台東豐年祭.台東南島文化.台東原住民美食.台東原住民文化.台東原住民祭典.台東原住民服飾.台東原住民工藝.台東原住民舞蹈.台東原住民音樂.台東原住民獵人.台東部落自助旅遊.台東原住民部落民宿.阿美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噶瑪蘭族.雅美(達悟)族

2012-05-02

台東原住民活動-為孩子做件傳統服

炎熱的夏天腳步近了,台東最熱閙的阿美族豐年祭也要開始進入了倒數計時,邀請部落的媽媽小姐們一起來參加這個活動,親手為孩子做件阿美族傳統服!


雖然說現在已經有很多工坊可以訂製傳統服了,但親手為孩子做的那一份心意可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在活動的課程中還安排了阿美族服飾配件的製作教學、阿美族語的教學,讓文化傳承在課程中可以延續,歡迎號召親友一起參與!


2012-05-01

台東原住民文化報導--董牧師說笑話--看見蘭嶼人文化

董牧師說笑話… 看見蘭嶼人文化

資料來源:2012-05-01/【聯合報╱記者李蕙君/台東報導】



圖說:蘭嶼雅美(達悟)族牧師董森永樂觀開朗,常說笑話,交通大學師生特別為他集錄出書,從這本書也顯見蘭嶼各年代的生活背景及文化特性。 記者李蕙君/攝影

「我說笑話不只要讓人忘記病痛,也想使人了解蘭嶼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文化。」蘭嶼牧師董森永在國科會及交通大學 協助下出版笑話集,內容卻以「年代」區分笑話背景,呈現出蘭嶼的發展軌跡,獨特的出版模式,讓笑話集也像歷史書。
董森永是土生土長的蘭嶼人,他說,小時候就喜歡聽老人家講傳說故事和講笑話,這些記憶一直沒有忘掉,過去,族人們時常聚在一起聊天,有時2個人,甚至多達20個人,談話中所講的笑話,不僅反映出蘭嶼人的純樸,更顯示事件發生當下的背景及生活文化。
為人樂觀的董森永,滿腹「笑點」,交通大學 傳播研究所教師郭良文等人,透過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為他出版「董牧師說笑話」,不僅要引人捧腹大笑之外,更盼讓讀者從中看見傳統與文明相遇下的達悟趣聞。
這也是台灣難得一見將笑話分「年代」紀錄、深富歷史意義的笑話集,從民國40年前日治到光復時期、40年代到60年代戒嚴時期、70年代至80年代,直到90年代後,每個時期的蘭嶼族人笑話,令人發笑卻難忘。
書中日治時代,一群蘭嶼學生到台灣花蓮教會學校註冊,天氣熱,牧師請吃冰,沒吃過剉冰的蘭嶼學生見冰品冒煙,以為是「熱冰」,竟拿起湯匙朝冰猛吹氣!時間快轉至91年,蘭嶼人習慣進室內要脫鞋,1名青年到台東機場搭計程車,脫鞋後才進車子,要下車卻猛找鞋,原來鞋子還留在機場。
董森永說,笑話能治病,是讓人忘記病痛及辛苦的最佳良藥,也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活力,但他更盼有意思、具意義的笑話,能觸動更多人對蘭嶼或家鄉良好感覺。